春秋战国时期,随着百家私学的兴起,私学中影响较大儒、墨、道、法四家,其中儒家和墨家被称为“显学”。提到墨家,必不可少的人是创始人墨子。接下来,中公讲师李杏就带领大家走进墨子的教育思想。
墨子,名翟,曾受学于儒家,但他特别反对儒家“靡财而贫民”,转而批判儒家。墨家是学术思想史上个批判儒家的思想家。墨家创立墨家学派,并使之与儒家对立,真正揭开了百家争鸣的序幕。 墨家主要植根于“农与工肆之人”,与儒家重视传统文化情感不同,墨家更加重视实用技术,为下层人民谋福利。
1.“素丝说”与教育作用
有一次墨子见染丝而颇有感慨:“染于苍则苍,染于黄则黄,所入者变,其色亦变,五入必(毕)而已则为五色矣。故染不可不慎也。非独染丝然也,国亦有染,非独国有染也,士亦有染。”这就是的“素丝说”,以素丝和染丝为喻,来说明人性及其在教育下的改变和形成。人性不是先天形成的,生来的人性不过如同待染的素丝;下什么色的染缸,就成什么样颜色的丝,即有什么样的环境与教育就造就什么样的人。因此,不同的人性全是因为后天不同的环境与教育造就成的,而非先天有善恶之分、智愚差别,所以人人都应该学习和接受教育。
2.以培养“兼士”为教育目的
墨家主张建立“兼相爱,交相利”的理想社会,而这一理想需要“兼士”或“贤士”去实现。关于兼士或贤士,墨家提出三条具体标准:“博乎道术”、“辩乎言谈”、“厚乎德行”。知识技能的要求是为了使兼士投入社会实践,有兴利除害的实际能力;思维论辩的要求是为了使兼士向社会推行主张;道德的要求为重要,使兼士懂得以“兴天下之利,除天下之害”为己任,不分彼此、亲疏、贵贱、贫富,都做到“饥则食之,寒则衣之,疾病侍养之,死丧葬埋之”。楚雄中公教育
云南特岗教师招聘备考:教育学常考人物之墨子教育思想
楚雄考研/公务员相关信息
2020-03-16
2020-03-14
2020-03-11
2020-03-09
2020-03-08
2020-03-06
2020-03-03
2020-02-04
2018-12-20
2018-12-20